close

瓜照片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練光祐教授指出:現今的都市生活步調緊湊,人們承受接踵而來的龐大壓力,極可能導致自律神經系統失調。人體的自律神經系統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者相互調節生理機能。當情緒長期處於興奮緊張抑或是憂鬱低落,此時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將會呈現不規律亢奮或受到抑制。我們之前討論過植物內含血清素及退黑激素(http://tuabiotech.pixnet.net/blog/post/229802005),食用富含血清素及退黑激素的蔬果應該可以增加快樂的泉源!

      陳惟華醫師(英國牛津大學神經學博士)具有非常專業的自律神經失調治療經驗,他認為自律神經失調其實和精神病不同,並不是心理方面的疾病,而是由於自律神經失去了平衡,導致自律神經所支配的「良好的血液循環」「和諧的器官運作」「平衡發炎和消炎」3大功能失常,而產生的症狀。自律神經失調源頭,來自三餐經常吃錯食物或不適合個人體質的食物。春夏秋冬時,大地長出不同的蔬菜和水果,就是適合我們當時身體的需要,建議多吃這些能量和諧的蔬食。若要根治、甚至預防慢性自律神經失調,必須先從「飲食」著手。不要讓「不對的食物」或是「不適合自己體質」的食物,一直無謂地消耗身體自律神經的活性。也就是說,吃對和諧共振的食物,能夠保留身體自律神經的元氣,便足以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才能正本清源地脫離自律神經失調的夢魘(摘錄陳惟華專欄,『健康2.0』雜誌)。

      我們「力農田品」土壤作物醫生團隊,一直以科學的方式輔導田間的栽培作業,將「肥料、農藥越用越少」「種出安全、恢復食材原味」作為終極目標!當食物有高水準的「食療」效果時,在平常的飲食攝取補充就可以實踐「醫食同源」的概念,達到身心平衡,儲備正向能量,打敗不景氣!

 

參考文獻:

1. 蕭碗馨、練光祐。即時辨識情緒及平衡自律神經之環境調控嵌入式系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所。

2. 陳惟華。吃對食物,自律神經不失調。陳惟華專欄。『健康2.0』雜誌。

 

 

陳惟華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農本田家 的頭像
    農本田家

    農本田家的部落格

    農本田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