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說農藥殘留「N.D.」了!
最近為推廣「高品質食物原味」「全食物」「農藥安全」的農產品有些「障礙」,有感來抒發一下;因為這樣「高品質食物原味」「全食物」「農藥安全」的農產品也都是用心照顧出來的,不比「有機」的輕鬆,例如設施的增加、防治藥劑的減少、人力管理的增加、有機質資材的成本增加等等,所以單價也直逼「有機」的價格水準!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農產品找回食材的「原味」,許多有經歷過以前「食材原味」的長輩、朋友、大廚,尤其是「蔬食餐廳大廚」特別敏感,他們的料理方式特別就食材的「原味」來呈現,讓健康的全營養蔬食也可以成為消費主流!當然,也只有我們先從田間的輔導、交流,努力的溝通「安全農業」,將可用的農業資材(化學、非化學、生物性防治資材等等)做最佳的組合使用、整合管理,才有機會提供「高品質食物原味」「全食物」「農藥安全」的農產品給蔬食的餐廳業者及消費大眾!
再來談農藥殘留的問題,食安的問題層出不窮,所以也聞「農藥」「色變」!試問,人生病要看醫生、吃藥,對症下藥,也怕醫生為了展現醫術高超,把藥劑的量(濃度)加強!希望把用藥的專業在「醫」「藥」分業下可以著實地展現用藥的安全!所以大家也清楚「藥」是建立在「濃度」「專業使用」之上,不能亂用!植物用的「農藥」也一樣喔!植物生病了也要吃藥,這些藥是會經過外在環境的條件(光照、溫度、淋洗等等)及生理的正常代謝而減少或消失,所以只要輔導生產者在用藥的「濃度、量」「對症藥劑」要適當,就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降解減少,甚至完全分解消失!所以「毒」「不毒」是「量」的問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翁培碩藥師指出水分補充過多,血中鈉含量過低(正常人的血鈉值約為135-145 mEq/L),患者可能會沒有感覺或只感到噁心及身體虛弱而已。它的症狀主要是在神經學方面逐漸進行,如:頭痛、昏睡、神智不清、感覺遲鈍....等等。當血鈉快速下降到120 mEq/L以下,或下降得太快,病人則會產生身體麻痺、癲癇、甚至於昏迷的嚴重症狀!所以「喝水」也會「中毒」,應該是說:喝「過量」的水也會中毒!
至於「殘留」的議題,大家都聽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台大園藝系鄭正勇教授推廣「有機農業」不遺餘力,最近在「康健雜誌」「要讓做有機的人得到掌聲,才有未來!」一文指出:「光地球會自轉,就不可能做到零檢出!」,林碧霞博士也認為美國的有機標章產品可以允許農藥殘留在標準值的5%以下,是考慮環境中因為雨水或是隨風飄散而來非常微量的背景值,或是檢驗儀器的容許誤差值;目前檢驗的儀器非常非常的靈敏、精準,可以檢驗到ppm(百萬分之一),甚至到ppt(兆分之一)的靈敏度,形容一下可以理解的靈敏度,1 ppm的汙染表示,在大約一個浴缸的水中,放置 1 枚硬幣的汙染量,或是相當於在盛滿水的 55 加侖汽油桶中滴入 4 滴墨水經充分混合後的墨水濃度(李孝軍、顏春蘭)。所以如果檢驗結果是「無農藥殘留」只能說是「儀器的靈敏度」「偵測不到」,這樣的「N.D.」你還覺得就沒有「農藥殘留」了嗎?
回歸理性的討論,人醫用藥經過無數的開發、動物試驗、人體試驗,目的是要在沒有更難以接受的副作用產生,或是體內的殘留最低甚至完全排出情形下製造出有療效的藥品,「農藥」也是經過精密的計算、設計、試驗才開發出來,依據農藥實際的殘留情形、每人每天最高可以容許的攝入量、國人一般會吃的農作物有那些,取食的量有多少等資料,經過評估及專家討論,進而訂出每一類農作物有多少的農藥殘留是不會影響到健康的。利用毒理實驗資料訂定每日可接受攝取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 簡稱ADI/每日耐受量(Tolerable Daily Intake, TDI),代表在一生中每人每天最高可攝食而不會產生健康風險之劑量(陳慧諴,國家衛生研究院)。
我們推廣的「安全農業」首先著重在土壤健康環境的建立,包括土壤結構、有機質、營養、微生物族群等等,作物可以順利吸收取得養分,加上陽光、空氣、水的條件配合,植物生理活性運作正常,自然作物健康、感病機率低,用藥就可以減少;真的遇到病蟲害麻煩,先觀察是否可以改善成為不利病蟲孳生的環境,再考慮依症給藥(推薦用藥),如此策略下的農藥殘留就可以輕易地符合嚴格的殘留標準,甚至可以達到檢驗儀器可以檢驗的靈敏度之下,合乎更佳的安全數值。所以請不要再說「農藥零殘留」或是「N.D.」了!
參考文獻:
- 1. 低血鈉與水中毒。翁培碩 藥師。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藥劑部。
- 2. 要讓做有機的人得到掌聲,才有未來!曾沛瑜。康健雜誌。
- 3. 環境檢驗的優質美學—濃度計量 ppm 與 ppb 及 ppt。李孝軍、顏春蘭。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檢驗所。
- 4. 健康風險知多少? 陳慧諴。國家衛生研究院。
- 5. 小番茄的成長。翁愫慎。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