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又認識一位年輕的達邦青年汪小姐,交談的過程中一直感受到她對文化的傳承推廣,部落青年的在地就業規劃,努力在國外參展推廣達邦在地文化的茶品,在在都像一個長老般的敘述著族裡發展的願景!內心又激起更深的農業服務信念,因為農產業還是一個主要的在地就業範疇,農業健全了,經濟可以像汪小姐所述的成長後,將喝「酒」改成喝「茶」,真正的文化留存,部落的發展可以再度興旺。
參訪汪小姐的茶園,有有機茶區、歐盟規範茶區、一般慣行茶區,非常完整的茶園規劃,栽培大多以過往經驗傳承,加上農業資材商的建議做為經營的主軸;觀察地之後發現土壤有非常茂盛的藍綠藻類,也開了不少的花及種子(但還沒有其他茶區的嚴重),執行農務的大哥還戲謔地說常常會滑倒,表示許多營養養分存留在土表,並沒有被茶樹所吸收,經瞭解後也才瞭解未熟化的「黃豆粉」是主要的有機質補充資材,這也是茶區經常操作的方式,認為可以增加製茶的香氣、甜味,但是就科學的角度來看,未熟化的「黃豆粉」可以提供氮肥營養,但是在田間也會進行「發酵」的反應,當發酵產生的熱及有機酸都是對茶樹根系有傷害的!所以建議以「堆肥」有機質作為補充資材,做為土壤環境改善的策略,增加有機質、解決土壤微生物單質化、增加肥料吸收效率;另外從葉的光澤度不足來看,葉表臘質層建立不健全,表示由根吸收營養的條件不佳,在使用堆肥改善的同時,利用葉面肥(有機質、化學)由葉面補充,增加樹體可以吸收養分的管道。期待先從營養的調養做起,豐富茶樹體內醣類、茶胺酸、氨基酸、有機酸、蛋白質等等物質,在蟲害方面可以利用一些酚類化合物、有機酸類增加抗性,這樣有機茶區就可以在最少的損失下獲得較大的產量!慣行的茶區也可以減少用藥的機會!醣類、氨基酸增加後,對於製茶的「梅納反應, Maillard reaction」可以達到最佳的效果!至出真正所謂的「香」「甜」風味!
留言列表